VR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虚拟现实 2025-04-02 07:30 浏览(0) 评论(0)
- N +

VR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虚拟现实(VR)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VPL公司的创始人拉尼尔提出的。该技术的基础是结合计算机图形系统与多种交互和控制接口设备,以在计算机上生成一个可与人互动的三维虚拟环境,从而让用户体验沉浸式感受。所谓的虚拟环境,是指那些由计算机生成的、能够与人产生交互并给人以沉浸感的三维空间。VR技术具有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和自主性等多个显著特性。正是得益于这些特性,VR技术得以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应用领域包括医学、娱乐、军事和航天、室内设计与房产开发、工业仿真以及应急推演等。

虚拟现实是什么原理

虚拟现实内容模拟了人眼的视觉体验:

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实验来感受一下人眼的功能:

1.当你分别遮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看你的左手时,你的两只眼睛各自看到的图像,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别。这个就叫做人眼的双目视差。

2.当你把手机放在面前,先把头歪到左边,再把头歪到右边时,你的眼睛看到的就分别是手机的左边框和右边框。这个叫做人眼的移动视差。

3.而当你摊开两只手,先盯着左手看,再盯着右手看,也就是眼睛聚焦到不同的手上时,会依次看到左手清晰右手模糊,以及左手模糊右手清晰的图像。这是人眼的变焦功能。

正是因为人眼天然拥有以上这些视觉差异和变焦功能,你眼前的这个场景,才能在大脑的加工后变得立体和纵深;

而传统相机的二维成像技术,和人眼这些复杂功能比起来,简直被甩开了好几条街。

那么,人眼这么复杂的视觉体验,虚拟现实又是怎么模仿出来的呢?

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首先,如果把相机放在一个点上,拍摄广场上一远一近的两个人。那么当镜头对焦在不同的人身上时,就能拍到2张只有一个人清晰,而其他部分虚化的照片。

接着,如果在这两个人的斜后方再加一个人,整个场景里就出现了3个远近不同的人。那么镜头对焦在不同的人身上时,我们就能拍到3张只有一个人清晰,而其他部分虚化的照片。

而如果再不断地向斜后方增加人数,那么这个相机就能拍摄出无数张只有一个人清晰,而其他部分虚化的照片。

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

如果把这些照片叠在一起,它们实际上就粗略地组成了在这个角度上,“很多人站在广场上”,这样的一个立体场景;

换句话说,相机在这个点上能够“看”到的整个立体的场景,可以被竖着切成无数张切片,也就是这无数张照片。

而如果我们再模仿人的双眼,以及在不同位置上的视角,再把眼前的场景从各个角度都切片,那么整个场景里所有角度的切片叠加在一起,就最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场景。

而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传统相机不管怎么变焦,都只能采集整个立体场景中的这一片切片,或那一片切片;

但现在的虚拟现实,却可以通过采集整个场景中的很多切片,甚至是所有切片,来生成一个模拟人眼视觉的切片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中的图像经过处理,就能在显示屏上再复现出立体的场景了。

另外,现在最先进的显示技术,甚至已经可以根据你眼睛和身体的动作,实时切换数据库中的切片——

不管你在某个瞬间是移动了位置,还是眼睛切换了焦点,计算机都可以通过算法,筛选出你做出这个动作的瞬间应该看到的那一个切片,并且经过快速加工,把那个切片呈现在你眼前的显示屏上。

也就是说,随着你的动作变化,你的眼睛在这一瞬间该看到哪张切片,虚拟现实就给你看哪张切片。

这样,你看着眼前这些人工加工的图像,就会感觉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了。

除了虚拟现实以外,你应该还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增强现实。

所谓增强现实(AR),就是你看得到眼前的现实世界,但这个现实世界活生生被叠加上了虚拟的元素。

没错,今年过年支付宝推出的AR实景红包,就是基于(简易版的)增强现实技术。

所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一个是完全脱离了现实的虚拟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的加强版。

虚拟现实技术(VR)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具体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仿真、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的交互式技术,它通过计算机生成一个三维动态的虚拟环境,并使用VR眼镜、VR头盔、数据衣和数据手套等可穿戴设备刺激用户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官,引导用户沉浸到计算机的模拟环境中,实现人机的实时交互。来源力给虚拟现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