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婴儿立规矩应该几时开始?

人工智能 2025-01-25 09:39 浏览(0) 评论(0)
- N +

一、给小婴儿立规矩应该几时开始?

给小婴儿立规矩,就是要建立“吃——玩——睡”有节律的日常生活规律。

小婴儿最早的规矩要从规律的喂养开始。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要尽快建立每日有规律的喂养。一般来说,在刚出生的前8周,每天的喂奶次数为7~9次,每次间隔为2.5~3小时。

在给婴儿做这个规律的喂养规矩时需要注意:

首先,当婴儿睡着的时候,到了喂奶的时间了,不要不忍心叫醒宝宝。有时候间隔了2.5个小时,宝宝还在睡觉,如果实在睡得很沉,就再等半个小时。不要太担心弄醒宝宝,大部分宝宝吃完了,还会很快睡觉。但是不要让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睡着,一边喂奶一边和宝宝说话。这样不仅能帮助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保持醒的状态,还有利于他的智力发展。因为温柔的人类语言(特别是来自妈妈的)是宝宝最喜欢听的声音。从第五周开始渐渐拉长夜间的喂养间隔,如果是吃配方奶,可以让宝宝睡到自然醒。如果是母乳喂养,夜间间隔不要超过5个小时。到第7周后渐渐拉长夜间哺乳间隔。

其次,不要宝宝一哭就喂奶。宝宝的哭有很多原因,不要把喂奶当做是万能钥匙。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暂时解决问题,但是有可能会导致最初里规矩失败。

在玩和睡上的规矩

成功地建立喂奶规律是宝宝良好睡眠的重要前提。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超过80%的宝宝能在第7~9周时一觉睡到天亮(夜间睡眠7~8个小时不间断)。到了第12周,超过96%的宝宝就能一觉睡到天亮了 。

宝宝醒着的时候,要和宝宝有很多肢体和语言上的交流。一般来说,出生一周以后,宝宝醒的时间会越来越规律。随着喂养间隔的增长,和孩子玩的时间也要慢慢增加。愉快充分的交流不仅能帮助宝宝情感、语言、智力的发展,而且对于接下来的睡眠也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不能一时兴起,按自己的喜好无限制地逗宝宝,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吃——玩——睡”的总节律,不要让宝宝在接近睡眠时间时太兴奋 。

在睡眠的训练上,不要让宝宝在睡眠上养成对父母的依赖,让宝宝独立自然地入睡。

规矩一旦立了,就不要随便改,尤其是面对可爱的宝宝时做父母的会觉得于心不忍,认为规矩可以以后再做。父母要想给宝宝立好规矩有时必须先从自身做起。

二、如何给宝宝立规矩?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乳臭未干的时候,家庭教育的重点就是规则教育。但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家庭规矩难立?孩子规矩难教?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我认为,孩子的规则教育,需要掌握三点原则。

一、规则教育要随时随地教

意思是家长碰到了孩子犯错,就要马上直接指正,不能拖到后面讲、回家讲。

曾在公交车上看见过,

一位奶奶接孙女放学,孩子上了公交车说想吃香蕉,奶奶说:“刚才你不吃,现在在公交车上,不能吃东西。”然后一边用手指着座位旁边的卡通漫画,继续说:“看到没有,无饮食车厢,公交车上不能吃东西,我们要遵守。”

我们知道长篇大道理,孩子并不能完全听懂。

那么,家长通过当下教育,联系周边的事物,结合现场的情境,立马纠正孩子,孩子就能“图文并茂”地从错误中学习,更清晰地知道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

二、规则教育要循环反复教

意思是孩子犯错,家长碰见一次就要纠正一次,不能一次说,一次又不说。

曾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事情,

孩子爱随地扔垃圾,吃完东西将袋子扔桌子上。妈妈看见一次,有时说一次,有时又懒得说,结果孩子认为这个行为只要不让妈妈看见就行了,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个坏毛病总改不过来。

我们知道,孩子早期的记忆力是短暂的,听过的话、见过的事很容易全忘记。

那么,家长通过不断地反复教育,见一次说一次,来加深孩子对这项规则的储存记忆,形成长期记忆,这样孩子就能记住并改正错误,明确生活、学习、公共场所等规矩。

三、规则教育要以身作则教

意思是家长对孩子的规则教育,要以身作则,不能教孩子一套,自己做一套。

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教育孩子不能熬夜,要早睡早起,结果自己经常晚上12点以后睡觉,甚至周末会熬夜。那么,孩子逐渐懂事后,模仿了自己的熬夜行为,对“早睡早起”的教育,早就嗤之以鼻了。

我们要知道,孩子的问题背后,其实是家长的问题。

那么,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对孩子不仅在语言上教诲,还落实在日常行动中,孩子自然有样学样,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规则教育要掌握三点原则:随时随地教、循环反复教、以身作则教。从引导、强调、落实3个步骤,一步一步地递进,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对规矩从理解、到记住,最终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每一个步骤都要抓住一个关键点,像规则引导要随时随地教、规则强调要循环反复教,规则落实要以身作则教。才能有效地在每一步即满足孩子的需求,又为下一步打好基础,逐渐给孩子立好规矩。

未来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识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还能共度亲子时光!增进亲子感情!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三、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1 给孩子立规矩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律意识,规范行为,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2 建立规矩的原因在于孩子天性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力,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通过建立规矩,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和掌控自己的行为。3 如何立规矩,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和特点来制定。需要注意的是,规矩要具体、可操作、有约束力,并要求父母与孩子共同执行。同时,父母需要对孩子遵守规矩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让孩子正确认识规矩的重要性。

四、怎么给情人立规矩?

1.  定期的沟通和反馈:两个人在一起是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只有多多的沟通,才能了解对方,也让对方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推进感情。而不会因为误会,不理解,陷入感情困区。2.  共同做事情:这个是在心理学书上学到得,只有两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完成一件事,才会激起双方的同盟感,比只是简单的吃饭逛街看电影有效率得多。

3.  固定约会日:这个我们已经保持了一年多,我觉得非常有效果!!!因为工作日大家都比较忙,而且两个人隔得比较远(见面路上花费1多小时),张先生有时候也会觉得过来找我很麻烦,比较辛苦,但是既然谈恋爱,约会见面是必须的,固定时间都不来,你是想造反吗,所以自从定了这个规矩,他也不敢再抱怨过来不方便。这个很有效的一点是,即使超级或者不愉快的时候,想着明天要见面,也就忍忍算了。

4.  工作日固定时间联系:这个的好处在于他每天必须给你联系。大家都在上班,都有很忙的时候,但是,每晚的联系是必须要做的,即使吵架的时候。

5.  争执不过夜:这真的需要双方努力,因为脾气上来了,谁也不服谁,但是把问题摊开说这一点真的真的真的特别重要!!!

五、怎么给保姆立规矩?

家请保姆規距是有的,但说立規距就有点生硬了,虽然她是保姆,但在人格上和你是平等的。一切需要协商着来,如果以高人一等的态度立規距,那结果一定不好。俗话说两好合一好,你待她如姐妹,她一定会加倍回报。那些不知道好歹的还是少数。

六、如何给猫立规矩?

1、手动喂食:将放任吃食改为手动喂食,让猫咪了解它是否有食物吃,取决于你喂不喂,使用食物或玩具训练猫咪,教会它简单的动作,这样猫咪就会意识到你可以轻松的摆弄它,你是它的老大。

2、强迫:强迫是指使用机械刺激和威胁性的命令使猫准确的做出相应动作。例如训练猫做躺下的动作,训练者在发出“躺下”口令的同时,用手将猫按倒,迫使猫躺下,这样重复若干次后,猫很快就能形成躺下的条件反射。对猫使用这种方式时,要控制好刺激的强度,因为猫常有自以为是的感觉,吃软不吃硬。

3、奖励:奖励是为了强化猫的正确动作,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或调节猫的神经活动状态,奖励的方法包括食物、夸奖和抚爱等。

奖励和强迫必须结合才有效,每次强迫猫做出正确动作后,要立即给予奖励。奖励的程度要随着训练的难度逐渐升级。要注意的是,奖励太频繁或条件太低容易养成幼猫对轻微奖励不以为然的心理习惯。

4、惩罚:包括呵斥、威吓、敲打等等。

一旦发现猫有某种坏习惯时,就应及时使用惩罚手段。以免猫对训练产生恐惧或厌倦的感觉。

七、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1、规矩要分情况、合情理

给孩子立规矩,应当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等实际情况。

比如孩子才1岁,我们就要求他自己收拾玩具,可孩子此时还不懂“收拾”的概念,显然无法完成。但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帮妈妈把玩具放到盒子里来”,这一指令是孩子可以理解并自己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协助我们一起收拾玩具。

再比如孩子性格内向、怕生,我们却强硬地要求孩子每次见到外人必须打招呼,孩子做不到,家长还要批评孩子不懂礼貌,这种所谓的「规矩」也是不合情理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做的,是给予孩子更多耐心的鼓励和引导,而不是强硬的逼迫。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规矩」又必须强硬,比如涉及到孩子安全与健康的问题:马路上不可以乱跑、坐车要坐安全座椅、每天早晚要刷牙…再比如涉及到公共规则的问题:不可以高空抛物、不可以随便拿陌生人的东西等等。

2、规矩要足够清晰具体

想要让规矩具有可执行度,设立的规矩必须足够清晰具体。

比如家长通常都喜欢跟孩子说“给我好好吃饭!”,可孩子的行为并不会有所改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好好吃饭”。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是:

现在我们先去把手洗干净,然后坐进餐椅、戴上围兜,自己用勺子挖饭吃,我们等下可以尝尝这个西兰花、还有这个鱼~

告诉孩子具体的指令,他们才能理解我们所说的“好好吃饭”该怎么做。

再比如我们让孩子“好好刷牙”,可以跟孩子说:

我们给牙刷挤上一点牙膏,然后先刷刷前面的四颗门牙,再刷刷旁边的牙,然后刷一刷里面的大牙,上面刷刷、下面刷刷、左边刷刷、右边刷刷...

边说边跟着孩子一起做,一套流程下来,也就刷够3分钟了!

总之,规矩的内容越清晰具体,就越容易执行。

3、要让孩子知道规矩背后的原因

给孩子立规矩,光强迫没有用,得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执行,这就首先得让孩子清楚规矩背后的原因。

比如我在教可乐吃饭应该遵守哪些规矩时,我会告诉他:

宝宝坐在餐椅上,这样可以跟爸爸妈妈在同样的高度,能看见桌上的饭菜,而且有安全带的保护,不会摔下来,这样是不是像小雷欧(可乐超爱看的一套绘本中的小主角)说的那样“感觉自己像个小巨人一样,好高呀!”

带上小围兜,这样饭菜就不会掉在地上,我们还可以把围兜里的东西再挖出来吃呢。

肉和蔬菜都要吃,这样营养才能均衡,以后我们就能长得像爸爸一样高啦~

用牙齿把食物嚼碎,这样小精灵就能把食物都搬到小火车上运走啦!(来自我给可乐讲的《肚子里的火车站》这个故事)

相较于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坐好!吃饭!”,让孩子知道这些规矩背后的真正原因,才是让他们愿意认真执行的最佳方法。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还小,他们哪里听得懂这些。但实际上,小朋友们的理解能力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强得多。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发现,8个月大的孩子就能明白事情的多样性。

耶鲁大学著名儿童研究专家保罗·布鲁姆(Paul·Bloom)也曾通过研究发现:6-10个月的宝宝已经对精神生活有一定的领悟力,他们能领悟人们怎么想的,甚至还有道德意识。

这些研究足以证明小宝宝们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所以不要觉得孩子听不懂,家长们更应该把道理认真地讲给他们听。

4、让孩子参与到立规矩的过程中来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到立规矩的过程中来。

跟孩子一起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什么事坚决不能做,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可以自己做主,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去判断。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多一点自主权,他们会对自己设立的规矩更愿意执行。

5、规矩的设立必须保持一致性

在我们这代的“四二一”家庭模式中,由于参与带娃的家庭成员越来越多,很容易出现育儿理念的分歧。如果立下了规矩,部分家庭成员却因为宠溺孩子而破坏规矩,那势必会影响规矩的执行,也会影响立规矩的人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所以,在设立规矩时,首先需要保证所有家庭成员都知晓,并能对设立的规矩严格遵守,这样才能保证规矩的顺利执行。

在近代的家庭教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理论。

八、如何给学生立规矩?

首先,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可以开一个班会,然后告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犯错了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和处罚,对了,要有什么样的奖励,这样同学们都知道之后再从班中选一个专门负责纪律的学生,然后由他的监管,谁错了就高手老师这样的话呢,学生就知道

九、小托班如何给孩子立规矩立什么规矩?

1、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先前我只是告诉女儿,“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没有对她表达出来;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2、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3、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她。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4、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反而会让她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5、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五,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

6、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她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她,“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十、怎么给男朋友立规矩?

给男人立规矩和底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有助于确保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以下是几个可以帮助男人建立规矩和底线的方法:

1.明确规矩:制定规矩前,需要明确哪些方面需要遵守。例如,对于家庭关系、社交活动、工作职责等方面,需要确定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2.沟通并协商:在制定规矩后,需要与男人进行沟通并协商,让他明白规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沟通时,可以使用积极的语言来表达想法,避免使用消极的语言。

3.严格执行:一旦确定规矩后,就需要严格执行。如果男人违反了规矩,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例如给予警告、罚款等。

4.给予表扬:当男人遵守规矩时,应该给予表扬或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