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网就是物品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3]
而在其著名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提出了物联网是当下最接近该模型顶端的科技概念和应用。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其具有:智能、先进、互联的三个重要特征。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与物品 (Human to Thing,H2T),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但是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品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物品连接更加的简化,而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PC而进行的互连。因为互联网并没有考虑到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故我们使用物联网来解决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问题。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连接物品的网络,许多学者讨论物联网中,经常会引入一个M2M的概念,可以解释成为人到人(Man to Man)、人到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 到机器从本质上而言,在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交互,大部分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其在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构成物联网产业五个层级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之首。
与此同时物联网的提出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实现智慧城市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计算机学报》刊发的《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的比较研究》[4] 一文对其体系结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
二、什么是物联网?从事物联网该具备什么知识?物联网与汽车电子有什么关系?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知识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
可以说,物联网与汽车电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汽车电子也不例外。
三、物联网学报好投吗
物联网学报不好投。据资料物联网学报杂志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比较受欢迎的期刊。物联网学报杂志目前为普通刊物,物联网学报杂志的投稿时难度相对大一些。
四、哪些计算机安全期刊得到了CSCD的认可?
计算机安全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的保护。在中国,计算机安全的研究和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期刊也致力于发表高质量的计算机安全研究论文。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一个权威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于计算机安全领域的期刊来说,被CSCD认可意味着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
以下是一些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得到CSCD认可的期刊:
1.《计算机学报》:这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包括计算机安全。该期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计算机安全研究论文,为推动我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软件学报》:这是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关注软件工程、软件理论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计算机安全领域,该期刊发表了许多关于软件安全、代码分析和漏洞挖掘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3.《通信学报》:这是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涵盖了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在计算机安全领域,该期刊发表了许多关于网络安全、密码学和无线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4.《电子学报》:这是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关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在计算机安全领域,该期刊发表了许多关于硬件安全、嵌入式系统安全和物联网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